着装朴素,笑容和蔼,这是邹云屏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位40年代出生的电气学院退休教授,在谈起自己与华中大的过往时,时常低头回想,手指不停摩挲着摘下的眼镜框,不紧不慢地找回记忆的碎片。在邹云屏看来,应用电子工程系就是他的家,他这一辈子都在为其发展壮大而努力奋斗。
应用电子工程系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其专业曾发生三次相应的调整和变化:从船舶电气自动化,经历应用电子技术,直到现今的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邹云屏于1964年考入华中工学院造船系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为了使学科专业不断地发展壮大,邹云屏四十余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以身作则、承上启下,为学科继续不断发展做出了贡献。
2008年9月,邹云屏获得校伯乐奖
“以前爬喻家山,往湖对面青山那边望去,灰蒙蒙一片。”很多在学校长时间任教的老师都这样形容过青山区炼钢的景象。而时间回拨到1975年,沿湖路的两侧春寒料峭,年轻的邹云屏和他的同事就靠着这条路往返。
最初在教研室工作的几年里,邹云屏会替各类学科的学生尽心尽力地辅导。那时候的教研室囊括着数理化等一系列学科的任务,而这些任务都被邹云屏一一完成,为他打下了肯吃苦造就的坚实基础,支持着他继续进步并且迎来了机会。
“学校的老校长黄树槐,1975年时是机二系(现材料学院)的一名教师,我跟着他做了第一个科研项目。”现在回忆起来,邹云屏还是颇有感触:“当时有人把锻压专业叫做‘打铁’专业。‘800吨快锻数控水压机’是第六机械工业部的攻关项目,黄树槐老师担任课题组组长,我和另外一位老师帮他负责该项目的数控部分。”
邹云屏开展船舶电气方面的科学研究
步入七十年代,我国快锻水压机加工技术整体依旧落后,工人生产条件恶劣。黄树槐带领着包括他在内的年轻科研工作者,尝试研制数字控制水压机。在那样的年代,快锻水压机的数字控制,无论是在物质器件还是技术条件都是极其艰难的。
在当时,没有集成运算电路,邹云屏和同事需要用分立元件逻辑门电路开始拼接,搭建加减法运算器等控制电路,其运算速度和可靠性都远不如现在的集成芯片。最终,这份成果得以出现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也让邹云屏把这段经历化为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刻,成为了内心的烙印。
“那时如果乘坐公交,三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到到工厂,我们就从学校后面的喻家山走过去,一趟花两个小时左右。每次周六上午回学校,周天下午赶去工厂,就这样坚持了近两年。”对这段经历,邹云屏念念不忘:“我们跟着黄树槐老师完成课题项目后,长江日报以接近整整一版的篇幅报道了黄老师的事迹。”“那样一大版!”他拿手画了一个大框,打趣地说:“不过,当时去到那边也没什么特别的科研经费,唯独就是吃饭不要钱。”
最终,那些年的辛勤汗水没有白费,交出了一幅美丽答卷:一台快速平稳精确运行的快锻水压机为共和国造船事业献上了一份厚礼。
预则立,不预则废
邹云屏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充实,但他说,也不可避免的有一些遗憾。邹云屏清楚经历每一次遗憾之后都要吸取教训,尤其赞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原则.
1994年,邹云屏出任造船系副系主任。他多次发现,各课题组都出现了对新出现的技术准备不足的情况。“第一次有这个认识,是当我拿到由软开关技术申报的自然科学基金之后,全国掀起了一片研究软开关的热潮,那时只有我一位老师带着十几个学生来做这个项目,而别的学校则是多位老师组成的大科研团队,其影响力远超我们;第二次是我们由多电平技术申报自然科学基金,结果还是不尽人意,出现了和研究软开关相同的情况……”于是邹云屏逐渐认识到,科研不仅需要超前的想法,还需要发展出一个大且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去更好实现团队价值。
邹云屏考察水力电力设施
在那时,身为副系主任,邹云屏主要负责研究生教育部分。科研上的经历使他更清楚明白地知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然而当时的情况并不乐观,负责教学的骨干教师有不少30年代和40年代生人,与后续招聘的教师存在学历的差距。同时,研究课题所需要的实验条件方面也急需改善,导致很多课题只能停留在纸面上。邹云屏随后提出了年轻化、博士化的口号,积极培育应用电子工程系方面的人才,提携后进。他把自己定位为承上启下的那一辈人,同时努力争取良好的实验条件。在他的任期内,新的电力电子实验室逐渐与导师、研究生的日常科研靠近,大批老旧的、不适宜再使用的电力电子器材被更换,逐步实现了组成应电系的全体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这一目标。
邹云屏回忆说,正是把发现问题看作第一步,并针对问题的关键做足了计划和准备,才有了发展强有力的科研大团队的决心,有了接下来聘用人才改革教师队伍以及改善学生老师实验条件的决定。脚踏实地的每一步,都是“铆足劲”才换来的进步。
不忘初心,敢为人先
1984年,邹云屏身为教研室的副主任,被公派留学前往日本广岛大学。这次留学极大增加了他的见识,尤其是学习到新的编程语言的运用。新奇的知识世界很有吸引力,但邹云屏还是决定完成学业之后立刻回国。他知道,作为公派留学生国家对他饱含期待。邹云屏不忘记出国学习的初心,回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个教研室。这时教研室副主任职位依旧由人代理,同事们也都一直期望着他回来。
意识到日本采用C语言作为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先进性,邹云屏打算第一时间写一本C语言的教材。尽管他对这方面的知识体系已经十分清楚,可教研室的老师们却没能达成一致意见。虽然是很遗憾,但邹云屏并不气馁,开始把精力放在信号处理方面,先后完成了《信号变换与处理》,《检测技术及电子电路设计》《信号与线性系统》等书的出版。
从对计算机语言的远见来看,邹云屏身上有着明显的敢为人先的特质,这对于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无论是造船系还是后来的应电系,所接手的课题以国家需求居多,肩负起不同寻常的历史使命。上世纪70年代,邹云屏作为课题组组长,开始率领攻关舰载直升机设计起飞电源。该项目时间长达花费两年之久,课题组要面对的电缆相比国外电缆长度上超过数倍,因而需要承受更大的电压降落干扰。
邹云屏与应电系教师参加台北IECON2007国际工业电子年会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邹云屏挥着手,仿佛想把当时的一穷二白展示给众人:“当时甚至都没有可使用的可控开关元器件,更不要说像现在的IGBT等等器件了。但等到最后直升飞机呼噜呼噜旋转升空成功之后,还是感觉到很欣慰的。”最终,邹云屏课题组历时两年半,研制出舰载直升机直流电源,填补了国内该项目的空白。随着相关器件的飞速发展,该技术依旧在不断提升,为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邹云屏与同学们在辽宁舰模型前合影
邹云屏回顾应电系发展历史
坚守的准则,陪伴邹云屏走到如今。对于后辈,邹云屏不忘悉心叮嘱:“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对于本科生来说,一定要为四年做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