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955年

作者:发布时间:2022-01-07

1953年1月20日,华中工学院、中南动力学院、中南水利学院联合建校规划委员会成立,委员会请查谦、易鼎新两先生担任正副主任委员。

1953年建院之初,机械系在广西桂林分部,电机系在湖南长沙分部。

1953年,华中工学院机械专业、电机专业的新生集中在江西南昌。

1953年10月15日,电力系成立,由原武汉大学电机系、湖南大学电机系、广西大学电机系、南昌大学电机系和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电机系合并而成。华中工学院共设立了四个系,另三个系为机械系、动力系、汽车和内燃机系。

1953年,朱木美为电力系首届系主任(1953-1961)。朱木美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是当时国内仅有的两位高电压技术专家之一(另一位为清华的杨津基教授)。当时未设立党总支书记。

1953年,建校时电力系集中了中南地区电气学科的优势力量,拥有3位二级教授(查谦-电机、朱木美-高压、刘乾才-发配电)。(文斗-电器,1956年认定为二级教授。)

1953年,电力系建系之初有教职员工30多位,教授有朱木美、刘乾才、文斗、许宗岳、魏开泛、黎献勇、陈泰楷、杭维翰、李子祥、万发贯、梁鸿飞。

1953年,建系初期电力系设有2个本科专业:电机与电器专业(或电机制造专业,简称“电机”)、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或发电厂配电网及联合输电系统专业,简称“发配电”)。

1954年7月,华中工学院决定成立24个教研室,其中电力系的教研室有4个:电工基础教研室、电力机械教研室、发电与输配电教研室、电机电器制造教研室。

1954年7月,华中工学院决定成立22个实验室,其中电力系的实验室有:发电机实验室、电力机械实验室、电机电器实验室、工业电子学实验室、电工量计实验室、电工基础实验室、高压电实验室、继电保护实验室、电厂电气设备实验室。

1954年,电力系分成了6个教研室,分别是:电机、电器、发电厂、电力网、高电压、电工基础。

1954年,电力系第一期学生毕业(1952-1954,武大本部入学),即首届专科班学生毕业。

1954年,西二教学楼落成,建筑面积3985平米,中南建工局第二工程公司施工,工程造价45.7万元。

1955年6月,石贻昌任党总支书记(195506-1959)。

1955年,电力系首届本科班学生毕业,号称“本科第一班”(1951-1955),潘垣、姚宗干等是电力系本科第一班的学生(1953年武汉大学电机系转入)。

1955年,电力系新增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赵师梅、周克定、何文蛟等为专业实验室做准备,陈锦江、凃健等作为研究生到哈工大学习毕业返校,从原发配电专业二、三年学生中调拨一个班(30人)转到该专业三年级学习。

1955年,本科各专业全部改为5年制,同时停办2年制专科。

1955年,周克定与中科院机电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同步发电机带电压校正器的复式励磁装置”课题,其研究成果被中科院评为当年最佳科研成果之一。

1955年,电力系新增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

1955年,电力系设立党总支书记,石贻昌任党总支书记(1955-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