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960年

作者:发布时间:2022-01-07

1956年,电力系新增了电气自动装置及计量设备专业。

1956年,5年制本科生毕业(1952-1956,武大本部入学,马志云毕业留校)。

1956年,西三教学楼落成,建筑面积4795平米,湖北省第二建筑公司施工,工程造价27.5万元。

1956-1958年,林金铭到上海电机厂参加64KW汽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工作,通过公式推导,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

1957年,电力系下设发电厂教研室、电网教研室、电工基础教研室、高压教研室、电机教研室、电器教研室、水电教研室 。

1957年,电力系设有发电厂、电力网、电力系统、工业企业电气化、电机与电器、电气自动装置及计量设备、无线电工学等专业,

1957年,各专业都按高教部颁布的统一教学计划开出了全部必修课程,采用了讲课、答疑、辅导、习题课、课堂讨论、课程设计、实验、实习(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全部教学方式。

1957年,陈珽与哈工大研究生瞿坦回校,在电力系留校的各专业毕业生中选调若干名,在电力系创办自动控制专业,当年招生。

1958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电力系水电教研室建设了水电实验楼,投资24万元。

1958年,电力系新增无线电技术专业。

1958年,大跃进大搞科研,陶醒世、郭功浩等教师和学生张城生、杨政等,设计制造了伺服步进电机,1959年在德国莱比锡发明博览会成功展出。

1958年,大跃进大办工厂,马志云带61届20名学生到汉口学习电机制造技术,李湘生带学校学习制作变压器。

1958年,电力系拆分为电机工程系和水力电力系。朱木美任电机系主任,尹家骥任副主任(1958-),石贻昌任党总支书记(1955-1959)。

1958年,电机工程系包括:电机与电器专业,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无线电技术专业,自动远动专业;水力电力系包括: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水能动力装置专业,水轮机及水力机械专业。

1958年,电机工程系、水电工程系和动力工程系合并,拟建设电力动力系。

1959年,学校成立船舶工程系,彭伯永、陈坚等转入船舶工程系,成立船舶工程系船舶电气自动化教研室,将电机系1956、1957、1958级三个本科班转入船舶工程系。

1959年,陈德树教授等开始承担三峡电站的有关科研任务。

1959年,电机系青年教师和学生研制成功200周波交流计算台、光电检查仪、步进电机、动平衡机、YBK电磁电压调节器等。

1959年12月初,经国务院有关部门审定,光电检查仪、步进电机、动平衡机、YBK电磁电压调节器等4项产品在德国莱比锡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展出。

1960年,课程开设:一、二年级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化学、画法几何、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基础、金属工艺学、金工实习和体育课等,外语为俄语;高年级不开设体育课,主要侧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发电厂电气部分、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等,还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1960年3月,形成“电力动力系”。电力动力系由电机工程系、水力电力系和动力工程系三个系合并而成(开始于1958年)。黎献勇任系主任,尹家骥任副主任(朱木美未免除电机系主任)。

1960年3月,学校将原电力系无线电技术专业转出,成立无线电工程系,万发贯、陈锦江、余玉龙、林士杰等教师转入无线电工程系。

1960年,电力动力系有7个专业:电机电器专业,水力发电站专业(即水力动力装置专业),水力机械专业,发电厂热力设备及自动化专业(即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工业热力学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即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即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

1960年,林金铭到湘潭电机制造厂参加中频电机制造,参与公式确定和参数计算等设计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